第170章 香辣掌中宝(1 / 2)

燕京小厨娘 叶流金 10304 字 4个月前

虽然梅娘让他半个时辰之后来取,可小丁子记挂着母亲吃不下饭,哪里还有心思做其他事,硬是在门外等了足足半个时辰。

好不容易等到南华楼大门打开,梅娘拿出一个食盒,交给小丁子。

“不知道老太太喜欢吃什么,我就做了几样家常小菜,你拿回去试试看,若是老太太还是吃不下去,我再想想其他法子。”

小丁子接过食盒,只觉得入手沉甸甸的,心里又是感激又是高兴。

“这可真是麻烦梅姑娘了,这些菜一共多少钱,我付给姑娘。”

梅娘摆摆手,说道“又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就当我孝敬老太太了,快拿回去让老太太尝尝吧。”

小丁子听了这话,越发感激,道过谢便匆匆回了家。

丁家在京城算是家境殷实的小康之家,小丁子上面还有四个哥哥三个姐姐,他年纪最小,平日也最得老太太的疼爱。

因着老太太白日里饿晕了过去,四个哥哥和嫂子们这会儿都在家中,除了一个远嫁的姐姐,连其他两个出嫁的姐姐和姐夫也都带着孩子回娘家看老太太了。

没办法,这年头孝字大过天,丁家老太太饿晕这件事一传出去,只怕几个儿女就要被唾沫星子淹死了。

毕竟丁家也算富裕,何至于就把老太太给饿昏过去了啊

小丁子的哥嫂姐姐们也是有苦难言,老太太没胃口不想吃饭,他们能有什么法子,还能硬摁着老太太往里灌不成

尤其两个出嫁的姑奶奶,一听说娘亲饿昏过去,回来就跟嫂子弟妹们大吵了一架,说她们没照顾好老太太,又跟着兄弟们一通哭天抹泪,抱怨他们不关心亲娘。

谁愿意担着这不孝的罪名,丁家哥嫂们自然也要为自己分辩几句,说着说着就吵起来了。

丁家闹得鸡飞狗跳,谁都没注意年纪最小的小丁子什么时候跑出去了。

等小丁子回了家,家庭大战已经告一段落,两个姐姐正围着老太太嘘寒问暖,又要亲自下厨给老太太做饭。

四个嫂子也不甘示弱,争先恐后地问老太太想要吃什么,几个哥哥更是纷纷出动要给丁老太太买菜去。

这会儿只要是丁老太太说想吃个什么,只怕是龙肝凤髓,丁家人也要拼了命去弄来。

小丁子好不容易挤进了人群,满头大汗地跪到丁老太太炕前。

“娘,您这会儿觉得怎么样儿子从南华楼求梅姑娘做了几道菜,您好歹尝尝,成不”

听了小丁子这番话,房间里顿时一片安静。

大家在家里闹了半天,大都是动动嘴皮子,谁能想到小丁子不声不响地出了门,竟然买了饭菜回来

而且,小丁子带回来的是南华楼的菜,是梅姑娘亲手做的

听到南华楼和梅姑娘的名字,屋中众人忍不住齐齐咽了下口水。

南华楼在南城名声响亮,丁家几个哥哥也有去吃过的,哪怕时隔多日,想起南华楼的

菜肴,大家都依然一脸回味。

就是南华楼的菜贵了点,随随便便吃一顿就要好几两银子,他们也只有馋得不行了才会去打打牙祭。

而且,就算是去了南华楼,也不一定能吃到梅姑娘亲手做的菜

还是小丁子孝顺,居然去了南华楼,求梅姑娘给老太太做菜

什么是孝顺,这才是真孝顺

众人想到此处,都是一脸羞惭。

丁老太太听到小丁子的声音,微微睁开了眼睛。

“幺儿,你你回来了啊”

老太太多日不曾好好吃饭,这会儿连说话都是有气无力的。

小丁子见状越发心疼,连忙掀开食盒,拿出里面的饭菜。

“娘,梅姑娘做了几样小菜,您快吃点儿吧,再这么饿下去,您的身子怎么受得住啊”

随着菜肴一样样拿出来,一股饭菜的香味立刻弥漫开来。

丁老太太一听说吃,就下意识地皱起了眉头。

“我不想”

才说了三个字,一阵诱人的香味就飘到了她的鼻端。

这些日子儿女们为了给她滋补身体,天天都做大鱼大肉,又怕她吃不下去,就拼了命似的放调料,做得油腻喷香,让她闻着味道就想吐。

可这股子香味却与众不同,似有酸甜,又似有鲜香,哪怕是食欲不振的丁老太太,也忽然觉得胸口一畅,原本堵得难受的胃,好像瞬间就空了一块。

丁老太太不由得精神一振,拒绝的话就说不出来了。

见老太太的眼睛一直往桌子上看,小丁子赶紧站起身,扶着丁老太太起来,在她身后放了个迎枕靠着。

丁大哥丁二哥回过神来,忙上前支起炕桌,把菜摆在炕桌上。

丁老太太终于看清了那几道菜的模样,只见桌上摆着的菜看起来五颜六色,有鱼有鸡,都做得十分清淡,散发着食材原本的香味。

裹着半透明芡汁的软溜豆腐,鲜美爽滑的元贝鸡蛋羹,酸甜适口的糖醋茄条,金黄软糯的荷叶鸡,雪白鲜嫩的清蒸鱼,每一样都是口味清爽又容易克化的菜肴。

尤其正中间那一大碗三鲜汤,看着明明有海参有虾仁,偏偏散发出阵阵清香,清澈的汤面还飘着几片黄瓜,看着赏心悦目,闻着诱人无比。

见丁老太太盯着三鲜汤,小丁子连忙盛了一碗,端到她的唇边。

“娘,您先喝点汤。”

看到小丁子上来就要喂老太太三鲜汤,丁大嫂连忙出言阻止。

“娘不爱吃肉,这海参做的汤肯定很腥,当心娘喝了会吐”

这些日子她做了多少鸡鸭鱼肉,海鲜也做过,可老太太就是不吃啊

丁二嫂也阻拦道“娘也不爱吃虾,上次我煮的几个大虾,娘闻见味道就说又腥又臭,她才不吃呢”

不管旁人说什么,小丁子就当没听见,舀了一勺汤送到丁老太太嘴边。

丁老太太听了儿媳们的话,心里也

有些没底。

可是这汤都送到嘴边了,又是小儿子孝敬自己的,她哪里说得出拒绝的话

丁老太太想着,不过是一勺汤罢了,好歹喝上一口,也算是安安小丁子的心吧。

她张开发干的嘴唇,努力把这一勺汤含进嘴里。

入口便是香滑的清汤,其中有鸡肉的香,又混合着海参和虾仁的鲜香。

而那几片黄瓜堪称点睛之笔,恰好中和了海鲜的腥味,反而化为一种清淡的甜味,绕在舌尖怎么也散不去。

一口热乎乎鲜灵灵的汤下肚,丁老太太瞬间瞪大了眼睛。

“这汤,叫什么名字”她长出了一口气,迫不及待地问道。

小丁子见她喜欢,忙说道“娘,这个呃,您先喝着,我明儿就去问梅姑娘。”

他拿到食盒就回家了,哪里知道这汤叫什么名字

小丁子一边说着,一边又舀了一勺。

这回不用他喂,丁老太太自己凑过去,咕嘟嘟一大口喝了下去。

小丁子看着担心,道“娘慢些,当心烫。”

丁老太太却嫌他喂得太慢,索性拿过了勺子,自己一口接一口地喝起了汤。

见老太太肯喝汤,众人就放了一半的心。

“娘终于肯吃饭了”

“娘您慢点喝,这还有一大碗呢,您爱喝就全都喝了”

“这叫什么汤是怎么做的咱们也做给娘喝”

虽然海参和虾仁贵了些,可是老太太爱吃啊,这么多儿子女儿呢,难道还凑不齐买海参大虾的钱

小丁子说道“这是梅姑娘做的汤,我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他下定决心,明天就去问梅娘这汤的名字。

不过他还是有几分自知之明的,他就算舍得买海参大虾,也没有梅娘这分手艺,能把汤做得这么鲜美可口。

但是,只要娘爱吃,哪怕他天天去南华楼求梅娘,也要去买了这碗汤,让娘喝个够

丁老太太足足喝了两碗汤,才意犹未尽地放下碗。

有这热腾腾的汤开路,久无知觉的胃终于打开了一条通道,便不再满足于只喝汤了。

软嫩嫩的鸡蛋羹入口即化,清蒸鱼鲜味十足,荷叶鸡清淡爽口,糖醋茄条酸甜开胃。

老太太足足吃了十几口菜,终于在丁大哥的劝说下放下了筷子。

郎中说了,她就算想吃什么也不能吃太多,肠胃饿得久了,要少吃多餐慢慢调养才行。

饭菜虽好吃,可他们也怕老太太吃坏了肚子啊。

丁老太太正吃得高兴,被大儿子拦住十分不满。丁大哥只好再三保证,这些菜都给她留着,让她歇会儿再吃,老太太才勉强答应,让他们撤下了炕桌。

虽然他们也馋,可是谁敢动老太太的剩菜啊

安顿老太太歇下,丁家儿女们便去了堂屋。

好不容易老太太能吃得下饭了,大家终于看到了一线希望,这

回也不吵了,很快就商量出了解决的法子。

老太太既然爱吃南华楼的菜,那他们就天天去南华楼买

自家做虽然能省点钱,可是头一个海参虾仁就不好买。

要是做得不好吃,那不是白白浪费银子吗

去南华楼买菜吃虽然费点银子,可是老太太的身体更重要啊

要是真把老太太饿出毛病甚至饿死了,那才是大麻烦事呢。

再说,老太太吃药也是花银子,吃菜也是花银子,有这钱,还不如让老太太吃点儿好的呢,好歹能让他们落个孝顺的名声不是

这笔账,丁家人还是还会算的。

果然从次日起,丁家几房儿女便轮流去南华楼买现成的饭菜,每天必点的便是三鲜汤。

顿顿山珍海味的滋补着,丁老太太很快就恢复了健康,逢人就说自家儿女是何等的孝顺,丁家人皆大欢喜。

当然这是后话,这边梅娘送走了小丁子,便回了厨房。

让她奇怪的是,明明是顾南箫要请祁镇吃饭,可下来付钱的却是谢华香。

谢华香身后不远处,还有个用披风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女子,梅娘也看不清她的样貌。

梅娘往楼上看了一眼,见楼梯上的金戈冲自己使眼色,便不动声色地收下了谢华香的银子。

谢华香心里有事,又觉得被人狠宰了一笔,心情极差,连话也不肯多说一句,付了银子就走了。

而那个把自己包裹起来的女子,随后也被几个官差带走了。

梅娘猜不到楼上发生了什么,却隐约觉得是有大事发生了。

果不其然,顾南箫和祁镇在楼上静悄悄的,直到天黑才下了楼。

祁镇再不复来之前那神采飞扬的模样,似乎多了几分重重心事,眼神中也多了几丝冷意。

只有看到梅娘的时候,他才笑了笑,说了句“今日有劳梅姑娘了。”

梅娘跟他客气了几句,顾南箫让祁镇先去马车上等候,自己则留下来跟梅娘说话。

大堂里只剩下他们二人,顾南箫便开门见山地告诉梅娘。

“今日我把史玉娘带来了。”

梅娘心里本有几分猜测,听他这么一说,便心中了然。

“你想让史玉娘跟谢华香见面,让谢华香露出马脚”

见她一语中的,顾南箫微微一笑。

“那谢华香若有你半分聪明,也不至于连个史玉娘都应付不了。”

梅娘失笑“你这是夸我呢”

顾南箫轻轻握住她的手,低声道“那是自然,今日多亏有你,不然事情也不会这样顺利。”

把史玉娘从大牢里带到南华楼,史玉娘才会有想起从前的好日子,看到谢华香这个利用完自己就不闻不问的“闺中密友”,才会更容易失控发怒。

约谢华香来南华楼,谢华香才会不设防备,以为是什么权贵人物想要见自己。

祁镇就更不用说了,也只

有梅娘的手艺才能引他出宫。

即使顾南箫有心设计,也要梅娘的配合,才能够事半功倍。

有祁镇在外面等着,顾南箫不好多说,把事情简略告诉了她,便说道“还有一件事,我得跟你借银禾一用。”

梅娘说道“这有什么,我这就去叫她。”

顾南箫制止她,说道“今日有些晚了,让她送你回去,明儿叫她去衙门找我便是。”

梅娘应了,一边说话一边送他出门。

临出门前,顾南箫忽然站住,回头看向她。

梅娘只当他还有什么要紧事,忙上前道“还有什么事”

顾南箫望着她,忽然笑了笑。

“只是又去不成琼华岛了,是我对不住你。”

梅娘脸一红,推了他出门,道“这点小事也巴巴记在心里,你自去忙你的,以后再说。”

顾南箫便不再多说,出门向马车走去。

很快,马车便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梅娘站在门口看着顾南箫离去,不知为什么心里升起一阵隐隐的不安。

她站了一会儿,忽然一阵凉凉的夜风吹来,冻得她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她抬起头,见头顶的夜空中不见星月,反倒是浓云翻滚,带着寒意的风也越发大了。

看样子,要下大雨了呢。

谢家书房里,谢明昌和肥富隔着案几相对而坐。

“那就这么定了,只要你们把东西运到福建港口,给我送个信,我就派人去接货,后面的事就不用你们操心了”

谢明昌哈哈一笑,显然心情很好。

肥富转了转眼珠,客客气气地说道“有谢老爷帮忙,我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只不过咱们事先要说好,交货的时候就要钱货两讫,我们国家小小地,可都指望着这些东西换了粮食过日子呢。”

“这是自然,谢某人能得了皇商的名头,那一直都是诚信经营,再说,我也指望着从中分一杯羹呢,怎会自断财路”

两人说得十分融洽,不由得齐齐大笑。